WK綜合論壇, WK综合论坛

查看:273 回復:2 發表於 2024-1-2 11:45:54
累計簽到:2696 天
連續簽到:1 天
發表於 2020-7-4 00:06:22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
[中外文學] 黃帝內經 靈樞 刺節真邪 [複製鏈接]

     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聞刺有五節,奈何?3 K5 `& ], T$ C3 T' U
   黃帝問岐伯說:我聽說刺法有所謂五節,是怎樣的?/ j1 j, V, S* _5 h" X- R/ o
/ V* [: q. S+ q# f
   歧伯曰:固有五節,一曰振埃,二曰發蒙,三曰去爪,四曰徹衣,五曰解惑。1 D. P3 O% X5 j8 ]( r
   岐伯說:刺法的確是有五節:一叫做振埃,二叫做發蒙,三叫做去爪,四叫做徹衣,五叫做解惑。8 o- O( q! H8 z4 N! u; r

- Y  V3 Q) C' q6 H0 n   黃帝曰:夫子言五節,餘夫知其意。
* H/ n3 N$ T# d   黃帝說:你所說的五節,我不明白它們的意思。
, d  _- O/ p5 }: G* b
. u6 X& y' |; h7 k9 S6 F   歧伯曰:振埃者,刺外經去陽病也;發蒙者,刺府輸,去府病也;去爪者,刺關節肢絡也;徹衣者,盡刺諸陽之奇輸也;解惑者,盡知調陰陽,補瀉有餘不足,相傾移也。
$ i# b) U  o( I% c$ Q* k8 v1 k* Q% E4 Y   岐伯說:振埃法,就是針刺行於四肢、皮膚的外經經穴,以去除陽病;發蒙法,就是針刺六腑的腧穴,以去除六腑的病;去爪法,就是針刺關節支絡;徹衣法,就是針刺六腑的別絡;解惑法,就是完全了解調和陰陽的作用,補不足,瀉有餘,使虛實相互轉變。1 T' w" G1 i) q. ]1 Z2 e

; m% i7 D0 F# o' }& t% T   黃帝曰:刺節言振埃,夫子乃言刺外經,去陽病,餘不知其所謂也,願卒聞之。; y6 @& U  t; b
   黃帝說:刺節所說的振埃,你說是針刺外經以去除陽病,我不明白“振埃”的含義,請你詳細講給我聽。. W& M3 t; ~- e# e4 \# Q

7 g3 V+ l+ k, c6 P  R  A4 e1 F. r   歧伯曰:振埃者,陽氣大逆,上滿於胸中,憤瞋肩息,大氣逆上,喘喝坐伏,病惡埃煙,飼不得息,請言振埃,尚疾於振埃。4 @0 T' W7 i1 v9 c. u5 u* @
   岐伯說:振埃這種針法,是治療陽氣大逆,積滿胸中,胸部悶脹,呼吸時兩肩聳動,胸中之氣逆上,氣喘吁籲有聲,坐臥不安,厭惡灰塵煙氣,常噎得喘不上氣來。所謂振埃,是比喻針刺的療效迅速,比振落塵埃還要快。
" f% f) D9 h  ^' ^' c+ i: c# j& }4 |$ {5 `! g
   黃帝曰:善。取之何如?
3 E. C% @: h( f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怎樣取穴刺治呢?6 b1 d% b+ ~$ s7 d

) P- E2 {, I$ x) ]! N3 t. y3 ]   歧伯曰:取之天容。

& t! u- B; v& M' I' B, @" ?" z   岐伯說:當取天容穴。
1 j; N4 O; f- e' H  f1 r
4 m' }3 S# @4 m  x( a& @# F   黃帝曰:其欬上氣窮拙胸痛者,取之奈何?1 ]  t: B) t* w
   黃帝問:如果氣上逆咳嗽,氣機不得伸展,胸痛,應取治什麼穴位?
* u+ o) S+ U6 y. Y% k4 o0 T9 ^$ v- g. `6 g
   歧伯曰:取之廉泉。
9 g' f) V/ d2 w: f3 K, x   岐伯說:應取廉泉穴。
3 I0 X1 v% I. w4 b8 P
8 d7 a6 h$ r" Q8 n! ^! S   黃帝曰:取之有數乎?

, @" l3 x) x/ x2 N1 O5 b1 O   黃帝問:取用這兩個穴位刺治,用針有一定法則嗎?
/ A( Z7 [! e& w5 g5 @* X) d2 A/ G8 o8 w& M- i. K# [3 m3 i
   歧伯曰:取天容者,無過一里,取廉泉者,血變而止。& ?# X7 \) S6 z- y' S
   岐伯說:針刺天容穴,進針不要超過一寸。針刺廉泉穴,見患者面部血色改變就止針。& k; I% `& z8 I, ^6 @' D
! o1 p/ }, q3 \3 i0 f6 l
   帝曰:善哉。
; b6 P9 y$ e5 r8 i: [8 d' `/ H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
8 [' u' r+ ^+ F6 M' Y$ m5 |5 T# x5 x/ D" E* K
   黃帝曰:刺節言發蒙,餘不得其意。夫發蒙者,耳無所聞,目無所見,夫子乃言刺府輸,去府病,何輸使然,願聞其故。
: T; X* ?# k% J3 ]2 n) f   黃帝說:刺節所說的發蒙,我不明白它的意思。發蒙應是治療耳無所聞、目無所見的病,你卻說是針刺六腑腧穴以去除六腑的疾病,取治哪個腧穴會有如此療效呢?我想听聽其中緣故。. _" c( ~2 o& o9 }) Z
( ?0 ~8 G& T/ H! ^" U8 `
   歧伯曰:妙乎哉問也。此刺之大約,針之極也,神明之類也,口說書卷,猶不能及也,請言發蒙耳,尚疾於發蒙也。
) S* i  |7 \& p    
伯說:問得妙哇!這是刺法的大要點,針刺妙用的極致,是通乎神明之類的事,口中講說,記之於書卷,也還是不能表達出來。讓我來解釋一下:所謂發蒙,是比喻它的療效比啟發蒙聵還要快。
! ^$ u" ^8 s! P0 n$ ]/ v  b
. S6 C0 m7 F* {   黃帝曰:善。願卒聞之。
* W( g- M  @* K% {7 V, R' e  \0 f. k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請你詳細講給我聽。& S' Q3 v! w' D7 d/ {/ o
; I: J9 U) J! T9 M2 E2 i4 C. c
   歧伯曰:刺此者,必於日中,刺其聽宮,中其眸子,聲聞於耳,此其輸也。

6 V" x, ~! [: ~; f; N! ^1 }   岐伯說:針刺耳無所聞、目無所見的病一定要在中午的時候,刺聽宮穴,使針感直應瞳子,而且要使耳內聽到聲音。這聽宮穴就是治療本病的主要腧穴。
" w; V6 T7 X6 ]6 i  T4 u& D
$ s/ s# [5 C5 A   黃帝曰:善。何謂聲聞於耳?
+ t  e1 r/ K9 }4 Q7 Y  z( {1 g/ B
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怎樣會使耳內聽到聲音呢?! G. w( D9 ?5 Y; o
# v* U1 |. D+ _6 j
   歧伯曰:刺邪以手堅按其兩鼻竅,而疾偃其聲,必應於針也。

5 f2 K% W6 w) I0 J2 E+ m0 C- D   岐伯說:針刺入後,讓患者用手緊按兩個鼻孔,而且趕快仰臥,這樣,耳內一定會有聲音應針而響。
, L" [4 Y8 e2 A0 q! H
+ }: u8 O0 h. U  U   黃帝曰:善。此所謂弗見為之,而無目視,見而取之,神明相得者也。
+ J- J' ^" j4 H$ e  g* E
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這就是所謂沒有看見去做什麼,也沒用眼睛注視著它,而取穴施治,針到病除,如有神明相助。
1 y: ?" F% U/ ~+ M. I/ {3 G3 |9 Z+ w5 @. o
   黃帝曰:刺節言去爪,夫子乃言刺關節肢絡,願卒聞之。3 R5 d- |+ x  o+ O0 h: Q/ C
   黃帝說:刺節所說的去爪,你說就是針刺關節支絡,請你詳細講給我聽。2 l0 [+ ~8 R% V. A  U; u0 O) H

! X3 A; Z1 a/ D9 H& {    歧伯曰:腰脊者,身之大關節也;肢脛者,人之管以趨翔也;莖垂者,身中之機,陰精之候,津液之道也。故飲食不節,喜怒不時,津液內溢,乃下留於睾,血道不通,日大不休,俛仰不便,趨翔不能。此病滎然有水,不上不下,鈹石所取,形不可匿,常不得蔽,故命曰去爪。
# k; W; b& u2 m) M  a0 D
   岐伯說:腰脊是人身的大關節;大腿小腿是人用以步趨行走的器官;陰莖是人身的緊要部件,是陰精的守候者,也是津液輸出的通道。所以,如果飲食沒有節制,喜怒無常,就會使津液內溢,下而流入睾丸之中,由於水道不通,陰囊日益脹大不止,以致俯仰不便,步趨困難。這種病是陰囊內水液積滿,不能上通下泄的結果,當用銀針、砭石瀉除積水。陰囊腫大之形不能藏匿,下衣也難以將它遮蓋,所以把去除這種病的針法叫做去爪。! q* z  }9 ]9 v9 i& j7 |

' A9 u( n( H; R+ b   帝曰:善。# m8 ]* w" X" q' P, h, f4 g
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
# Z# z6 J& p. _- G/ |% G
* \; j( ^) p$ U% c7 R  Q$ f6 w   黃帝曰:刺節言撤衣,夫子乃言盡刺諸陽之奇輸,未有常處也,願卒聞之。
, X0 Z( V% {+ w1 B2 i8 o% j$ v
   黃帝說:刺節所說的徹衣,你說就是針刺六腑的別絡,是沒有固定部位的。請你詳細講給我聽。
* Y+ G* `  i/ u* o) R
$ W7 Y+ t0 |% b! b# V& T   歧伯曰:是陽氣有餘,而陰氣不足,陰氣不足則內熱,陽氣有餘則外熱,內熱相搏,熱於懷炭,外畏綿帛近,不可近身,又不可近席。腠理閉塞,則汗不出,舌焦唇槁,臘幹嗌燥,飲食不讓美惡。* B( e% c* B5 z
   岐伯說:徹衣這種刺法,治療的是陽氣有餘而陰氣不足的病。陰氣不足,就會發生內熱;陽氣有餘,就會發生外熱。兩熱相互交合,則體熱過甚,象懷著火炭似的,以致外怕綿帛,衣著不可加於身,連臥席也不能挨近,而且腠理閉而不開,汗不得出,舌焦唇枯,嗓幹喉燥,飲食分辨不出味道的好壞。
$ ^  }9 B. ?4 s/ A8 \5 @$ P, Z4 H0 D
- x- y& d" ?6 ?% E   黃帝曰:善。取之奈何?8 e- ?. S& Z4 T6 S
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怎樣取穴刺治呢?" U5 J- a* s1 H. ^. B% ^" ~
7 n$ U& U% H* {" @% T! B
   歧伯曰:取之於其天府大杼三痏,又刺中膂,以去其熱,補足手太陰,以去其汗,熱去汗稀,疾於徹衣。
1 V0 c  X9 b! i5 }  a8 _" ~0 h" F   岐伯說:取手太陰的天府穴、足太陽的大杼穴,各刺三次,再針刺足太陽中膂俞,以去除其熱,補足太陰經和手太陰經,使汗外出,等到熱去汗稀,病就痊癒了,其去熱的效應比撤除衣服還要快。
7 }7 q; p6 E, B9 R& S+ N5 `6 B' _$ U* R, v; [; y% u
   黃帝曰:善。9 t  ?- M" _$ x$ \7 R, s8 C
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: v/ h8 u2 J2 O0 F% z/ R* k- d
0 R" r5 O5 o; |' j- l- z
   黃帝曰:刺節言解惑,夫子乃言盡知調陰陽,補瀉有餘不足,相傾移也,惑何以解之?
+ V5 N" e# Y! n) V
   黃帝說:刺節所說的解惑,你說就是完全了解調和陰陽的作用,補不足,瀉有餘,使虛實相互轉變,但迷惑怎樣解除呢?/ {& ?; [' h( y2 S# ~3 N

  o3 ]" ~$ |5 y& v  w/ T% E   歧伯曰:大風在身,血脈偏虛,虛者不足,實者有餘,輕重不得,傾側宛伏,不知東西,不知南北,乍上乍下,乍反乍覆,顛倒無常,甚於迷惑。
  `6 X/ W( Y5 V  l! I9 G! X4 P; \
   岐伯說:人身中了大風,血氣就要偏虛,屬虛的正氣不足,屬實的邪盛有餘,四肢此輕彼重,不相協調,身體傾斜,屈曲不伸,不知東西,不辨南北,其病忽上忽下,反復不定,顛倒無常,比迷惑還要厲害。
( m0 q  w, H; a7 ?) v3 r# G9 W- g5 P" d1 ^9 O9 p. G) {
   黃帝曰:善。取之奈何?- g& P% e# R! c! h
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怎樣取穴治療呢?
  e" t6 l, S. w5 O$ ?9 P0 h6 V* ?" p3 P; l- a$ d. U
   歧伯曰:瀉其有餘,補其不足,陰陽平復,用針若此,疾於解惑。# f# |$ q( O4 @1 d0 w* a* ~, T+ Y8 _
   岐伯說:瀉其有餘,補其不足,使陰陽平調,恢復正常。運用針法像這個樣子,疑惑很快就會解除。
8 Q9 }" L3 ?8 M" g; R
: ?; A! m4 p% |: ?* k+ t5 W   黃帝曰:善。請藏之靈蘭之室,不敢妄出也。
- ]2 x3 m% U* H7 ?; _, ]& q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讓我把你講的這些記錄下來,藏在靈蘭之室,不敢隨便出示於人。. ^; M- Q" H; Z+ r# `* s5 r
$ ~/ k/ @& ]" @+ `" x
   黃帝曰:余聞刺有五邪,何謂五邪?
5 r5 P  j7 @, T/ f% Q   黃帝說:我聽說有刺五邪的針法,什麼叫五邪?, t) ~" i$ \8 E" p

; z- r6 [; V! \$ B$ u   歧伯曰:病有持癰者,有容大者,有狹小者,有熱者,有寒者,是謂五邪。
( \: t0 n7 \) K# d   岐伯說:病有癰腫的,有屬實的,有屬虛的,有屬熱的,有屬寒的,這就叫做五邪。. H. @  e1 @/ H1 E, c8 C) X
+ \- c+ t! F0 a4 }! l
   黃帝曰:刺五邪奈何?
/ L8 S. q) r4 E: w  E   黃帝問:怎樣刺治五邪?+ _1 p2 n$ X* `5 ]9 x' h- r
, b6 f, U. X  B/ W
   歧伯曰:凡刺五邪之方,不過五章,痺熱消滅,腫聚散亡,寒痺益溫,小者益陽;大者必去,請道其方。
/ o( ~+ n) [4 y4 L( v* d0 u+ d   岐伯說:刺治五邪的方法,不過五條:癉熱的病症應該消滅熱邪,癰腫積聚的病應該使它消散,寒痺的病應該益氣溫通,虛邪的病應該益其陽氣,實邪的病應該排除邪氣。讓我具體講講刺五邪的方法:- u3 t) [6 N& p) A) ?
4 M' [: j; l( R0 E
   凡刺癰邪,無迎隴,易俗移性。不得膿,脆道更行,去其鄉,不安處所乃散亡,諸陰陽過癰者,取之其輸瀉之。
' E, |! @! p% W& w+ O; a" ~   凡是針刺癰邪,不可迎著癰邪的隆盛之勢使用瀉法,應該用和緩的方法耐心施治。如果不得膿,就應改換方法,離開固定部位進行針刺。總之,要使病邪不能定於它所滯留的地方,才可使它消散,離去。要點:各條陰經、陽經,凡通過癰毒所在部位的,應取用其本經腧穴以瀉之。
: a2 V5 r" N+ D5 i
" y, n6 @" @& O3 O- c$ T   凡刺大邪,日以小,洩奪其有餘,乃益虛。剽其通,針其邪,肌肉親視之,毋有反其真,刺諸陽分肉間。
) e& O* f+ G- h
   凡是針刺實邪,務求使實邪日益減小,瀉其有餘,就可起到補益其虛而使虛實漸趨平和的作用。在病邪往來的通路上攻擊它,針刺病邪使它離去,使肌肉相附;待到邪氣除盡,真氣返還,就停止針刺。要點:當以針刺諸陽經的分肉間為主。
# l. x" h. T/ B- p) Y* y. P3 O  v* v$ `/ S0 U7 s3 O* V
   凡刺小邪,日以大,補其不足,乃無害。視其所在,迎之界,遠近盡至,其不得外侵而行之,乃自費,刺分肉間。
; T7 B) t/ x' {# j, o   凡針刺虛邪,是使正氣日漸充實,補其不足,虛邪就不至構成危害。觀察虛的所在,在氣行的來路上迎接它,使遠近經氣盡至而不外洩;但補不可太過,補得過分則損正氣。要點:針刺分肉間。
7 @4 ]- ]8 {7 D$ f0 F6 Y# Y6 o' |/ M" i
   凡刺熱邪,越而蒼,出遊不歸,乃無病。為開通,闢門戶,使邪得出,病乃已。

# J5 q1 L9 x) l- z6 w& t  s   凡針刺熱邪,應使熱邪發散而轉涼。熱邪散出不再回返,病就消除了。要為它疏通道路,打開門戶,使熱邪得以排出,病即痊癒。
' u' X% d9 `) r6 J9 B7 B! c$ t( p$ N3 Q2 u2 Z
   凡刺寒邪,日以溫,徐往徐來,致其神。門戶已閉,氣不分,虛實得調,其氣存也。; X6 A" B. k; a
   凡針刺寒邪,要使體氣漸轉溫和。要用徐來徐往的手法除去寒邪,招來神氣;要密閉針孔,使真氣不得分散、逸出,虛實得以平調,真氣就可牢固內存了。
2 ]# C& a% O: G. P- c* V4 q
) L* Y) B# [; X4 G   黃帝曰:官針奈何?* x0 c; n8 X. p- |& B
   黃帝問:針刺五邪,怎樣選用針具?1 t. x9 ^- }* A6 u( d7 S& H! \
    歧伯曰:刺癰者,用鈹針;刺大者,用鋒針;刺小者,用員利針;刺熱者,用才針;刺寒者,用毫針也。
, b# W) x5 q' o6 r8 g8 F5 w0 ~8 f   岐伯說:刺癰邪的病當用鈹針,刺實邪的病當用鋒針,刺虛邪的病當用圓利針,刺熱邪的病當用鑱針,刺寒邪的病當用毫針。
( ]' ^) d6 _+ P/ R: G, I! j
% j, {3 `5 F. Y* O% o$ N% g9 }   請言解論,與天地相應,與四時相副,人參天地,故可為解。下有漸洳,上生葦蒲,此所以知形氣之多少也。陰陽者,寒暑也,熱則滋雨而在上,根莖少汁,人氣在外,皮膚緩,腠理開,血氣減,汗大洩,皮淖澤。寒則地凍水冰,人氣在中,皮膚致,腠理閉,汗不出,血氣強,肉堅澀。當是之時,善行水者,不能往冰,善穿地者,不能鑿凍,善用針者,亦不能取四厥,血脈凝結,堅搏不往來者,亦未可即柔。故行水者,必待天溫,冰釋凍解,而水可行,地可穿也。人脈猶是也。治厥者,必先熨調和其經,掌與腋,肘與腳,項與脊以調之,火氣已通,血脈乃行。然後視其病,脈淖澤者,刺而平之;堅緊者,破而散之,氣下乃止,此所謂以解結者也。
$ J" k. Z6 M( r( h1 D$ v
   讓我再談談解結的理論。人身與天地相應,與四時相合。人既然與天地相參並,所以人的疾病是可以比擬、參照天地自然現象加以解釋的。地有低濕的沼澤,上面生長蒲草、蘆葦,觀察蒲葦的茂盛與否,可知其浸濕的程度,積水的多少;同樣,觀察人形體的強弱,可知血氣的盛衰。陰陽變化與寒暑交替相應,赤日炎炎在上,草木的根菱就缺乏水分;人體陽氣在於淺表,則皮膚弛緩,腠理張開,血氣衰減,汗液大洩,皮膚淖濕。天氣寒冷,則地凍結,水成冰;人體陽氣沉伏於內,則皮膚密致,腠理閉合,汗液不出,血氣凝滯,肌肉堅澀。在這樣的時候,善於舟行水上的人,也無法在冰上行船;善於鑿地的人,也難以鑿穿凍結的土地。同樣,當患者處在十分寒冷的環境之中的時候,善於用針的人,也不能治除其四肢厥冷之症,血脈凝結,堅實沉滯不能往來暢行的,也難以立時就可使它變得柔和暢通。所以,善舟楫的人,一定要等到天氣變暖、堅冰融化之後,才可以在水上行船;解凍之後,地才易於鑿穿。人的血脈也是這樣,治療厥逆時,一定要先用熨法調和經脈,在手掌與腋下,肘部與腳部,頸項與脊背等處加以熨治,使經脈調柔,溫熱之氣已通,血脈遂即暢行,然後視病如何,對症施治:脈濡濕潤滑的,就針刺使它恢復正常;脈堅緊的,就針刺而使實邪破散,待厥逆之氣下行,就停止針刺。這就是解結的方法。
1 i& L% I- s$ F  ~6 X4 l* P8 u4 y. \! j' K8 e( ]
   用針之類,在於調氣,氣積於胃,以通營衛,各行其道。宗氣留於海,其下者,注於氣街,其上者,走於息道。故厥在於足,宗氣不下,脈中之血,凝而留止,弗之火調,弗能取之。
; s, s5 L3 s6 n, e5 t! {   用針之事,主要在於調氣。水穀所化精微之氣積聚於胃中,使營氣、衛氣內外交通,並遵循各自的道路運行全身。宗氣留積在膻中的氣海,它下行則流注於氣街穴,上行則趨走於呼吸道。所以,足部發生厥冷之症,是由於宗氣不能循經下行,致使脈中血液凝滯留止,如不先用溫熨法溫通調和血脈,就不能取穴刺治。1 j: d0 S7 V4 e8 Y: m

$ S9 g' W7 S# B% o   用針者,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,切而循之,按而彈之,視其應動者,乃後取之而下之。六經調者,謂之不病,雖病,謂之自已也。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,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,令之不通,視而瀉之,此所謂解結也。
- P% o/ F' R' f/ ^* M4 v/ ^9 N   用針治療疾病,一定先要診察患者經絡的虛實,用切、循、按、彈等診候方法,診視脈氣的應動情況,而後取適當穴位刺治,以去除其病。如果手足太陰、手足少陰,手足陽明六經的脈氣和調,就說明身體無病,即使有些小病,也可不治自愈。如果某一經脈上實下虛而不通暢,這一定是橫絡受邪,並且邪氣勢盛,因而影響到正經,使它不能通暢。遇到這種情況,應將病邪所在部位診察明白,然後用瀉法刺治。這就是所謂解結的方法。
6 Q8 q0 v( `8 l9 ~( L% K. i( {7 P# Y  T- A  W
   上寒下熱,先刺其項太陽,久留之,已刺則熨項與肩胛,令熱下合乃止,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。
3 g$ e; M( V0 }" t% A
   腰以上寒,腰以下熱,應首先針刺項間足太陽經穴位,而且要留針較長時間,針刺已畢,再在項與肩胛部加以溫熨,使溫熱之氣下行,與腰下之熱通而相合,然後停止針刺。這就是所謂推熱而使它向上的針法。
* C8 H! M! U& |. o3 A. z& }  d5 J1 x2 V, [4 q% f7 |, P
   上熱下寒,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,取之,氣下乃止,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。

0 G0 W9 @" Y: @9 Q   腰以上熱,腰以下寒,要診察是哪一條經脈脈氣不足並影響、傷損了其他經絡,然後取適當穴位刺治,待到陽氣下行,便停止針刺。這就是所謂引熱而使下行的針法。
: _9 g( \) J' i$ z' x1 b
  _6 s- @3 b" }, z' K8 \, J+ G   大熱遍身,狂而妄見妄聞妄言,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,虛者補之,血而實者瀉之。因其偃臥,居其頭前,以兩手四指挾按頸動脈,久持之,捲而切,推下至缺盆中,而復止如前,熱去乃止,所謂推而散之者也。
- E9 y+ w: s4 c3 h8 ~   全身大熱,發狂而且幻視、幻聽、妄言妄語,應診視足陽明胃經及其大絡,取其適當穴位刺治。經絡虛的就用補法:如血氣盛實鬱結,就用瀉法。並讓患者仰臥,在其頭前用兩手的拇指、食指夾按其頸部人迎動脈,作較長時間夾按後,再屈指切按推揉,由上而下推至缺盆穴,如此重複多次,待到熱去才停止。這就是所謂推而散之的方法。5 i. y5 v, P( J+ z% @& [9 I
; e7 w  e. P  h2 `, S* e
   黃帝曰:有一脈生數十病者,或痛,或癰,或熱,或寒,或癢,或痺,或不仁,變化無窮,其故何也?
7 s8 A3 o3 ^  [9 U6 o   黃帝問:有在一經之中發生多種疾病的,或痛、或癰、或熱、或寒、或癢、或痺、或麻木不仁,變化無窮,是什麼原因呢?
) [# F8 u: c+ I5 L( f) O& c
1 ]! e! X) E0 x8 n# t8 {9 l   歧伯曰:此皆邪氣之所生也。
7 K+ a$ z3 p/ E7 i$ |0 C   岐伯說:這都是由邪氣引起的。: l  D) S6 Q2 s# x" i- A# v
# Z2 a5 o1 v& i( n9 e0 C
   黃帝曰:余聞氣者,有真氣,有正氣,有邪氣。何謂邪氣?
# \2 C' @! j. t' M; {# T( c   黃帝問:我聽說有真氣,有正氣,有邪氣,什麼叫真氣?
  r0 s" b, c) A# [5 {
5 a+ O. x. `/ t/ E6 M   歧伯曰:真氣者,所受於天,與榖氣並而充身也。正氣者,正風也,從一方來,非實風,又非虛風也。邪氣者,虛風之賊傷人也,其中人也深,不能自去。正風者,其中人也淺,合而自去,其氣來柔弱,不能勝真氣,故自去。
4 r% d2 n+ r: z) l7 `   岐伯說:真氣是先天的真元之氣,與飲食所化之谷氣合併而充養著身體;正氣,這裡指的是正風,正風從合於四時八節的方向而來,不是過於劇烈的實風,也不是與時令不合的虛風;邪氣就是傷害人體的虛風。虛風侵襲了人身,會深入體內,不能自行消散;正風著於人身,只進入淺表,與體內真氣相遇後就會自行消散,這是因為正風之氣來勢柔而不猛,不能戰勝真氣,所以會自行散去。& _5 @% N. L# {; W# P$ f3 w+ ?' s
, X6 Q% K0 K+ D3 k# E9 o
   虛邪之中人也,灑淅動形,起毫毛而發腠理。其入深,內搏於骨,則為骨痺;搏於筋,則為筋攣;搏於脈中,則為血閉,不通則為癰。搏於肉,與衛氣相搏,陽勝者,則為熱,陰勝者,則為寒。寒則真氣去,去則虛,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。其氣外發,腠理開,毫毛搖,氣往來行,則為癢。留而不去,則痺。衛氣不行,則為不仁。$ \, _4 V/ f+ D' c4 x; c
   四時八節的虛風邪氣侵襲於人體,人就會感到寒意而森森戰栗,毫毛豎起,腠理開張,虛邪深入向內,傷害至骨,就形成為骨痺;虛邪傷害至筋,就造成筋攣;損傷於脈,就造成血痺,血液淤滯不通,就形成癰;虛邪傷害於肌肉,與衛氣相搏擊,陽邪偏勝就形成熱症,陰邪偏勝就形成寒症;真氣為寒邪所迫而離去,真氣離去則造成陽虛,陽氣既虛則寒邪傷害皮膚,邪氣向外發散,就會使腠理張開,毫毛搖動,邪氣往來而行,就會發癢;邪氣滯留不去,就形成痺症;衛氣不能流通暢行,就形成麻木不仁之症。
4 h$ _# T) q! I, M: {3 H! ]( J
0 m' n' @' g/ O; `/ h- z$ l   虛邪遍容於身半,其入深,內居營衛,營衛稍衰,則真氣去,邪氣獨留,發為偏枯。其邪氣淺者,脈偏痛。
1 ^) q6 \9 ]3 H
   虛邪偏中、留止於人體的一側,如邪氣深入,內犯榮衛,使榮衛漸漸衰弱,則真氣離去,邪氣獨留,就會形成為半身不遂症。如果邪氣侵入得輕淺,就造成半身偏痛。# d. x, }, s5 o+ e

8 ^3 u# v$ U" j6 [; c3 V   虛邪入入於身也深,寒與熱相搏,久留而內著,寒勝其熱,則骨痛肉枯;熱勝其寒,則爛肉腐肌為膿,內傷骨,為骨蝕。有所疾前筋,筋屈不得伸,邪氣居其間而不反,發於筋溜。有所結,氣歸之,衛氣留之,不得反,津液久留,合而為腸溜。久者,數歲乃成,以手按之柔,已有所結,氣歸之,津液留之,邪氣中之,凝結日以易甚,連以聚居,為昔瘤。以手按之堅,有所結,深中骨,氣因於骨,骨與氣並,日以益大,則為骨疽。有所結,中於肉,宗氣歸之,邪留而不去,有熱則化而為膿,無熱則為肉疽。凡此數氣者,其發無常處,而有常名也。
: d) \- H' r2 p9 @6 P7 p4 F# A
   虛邪侵入而至於人體的深處,寒邪與熱邪相搏擊,長時滯留於內而不去,如果寒勝過熱,就會骨骼疼痛,肌肉枯萎;如果熱勝過寒,就會使肌肉腐爛化膿,以致內傷於骨,內傷於骨就形成為骨蝕;如邪氣傷於筋,筋就屈縮不能伸展,邪氣如久居不去,就會形成為筋瘤;如果病邪有所結聚,人體內的氣也會歸往結聚之處,以致衛氣滯留其處而不能返還流通,使津液久留於腸胃之間,集結而形成為腸瘤,這種病時間長的須數年才可形成,用手按壓,瘤是柔軟的;病邪有所結聚,人體內的氣趨往結聚之處,致使津液留滯,邪氣中傷,凝結一天比一天嚴重,接連不斷地積聚,就會形成為像乾肉一般的瘤,用手按壓,是堅硬的;病邪有所結聚,深入而傷及骨,邪氣附著於骨,骨與邪氣並合,一天比一天增大,就形成為骨疽;病邪有所結聚,傷害到肌肉,宗氣趨往結聚之處,而病邪留滯不去,如有內熱,肌肉就會化而為膿,如無熱,就會形成為肉疽。上述這幾種邪氣,其發作沒有一定部位,但引發的疾病都有一定的名稱。
( o: v5 B2 c% [1 F
桃妖视频站,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
累計簽到:197 天
連續簽到:1 天
發表於 2021-4-27 15:04:13 | 顯示全部樓層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這個我收藏了!謝謝分享!WK的資源越來越豐富
累計簽到:29 天
連續簽到:1 天
發表於 2024-1-2 11:45:54 | 顯示全部樓層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很讚的文章,謝謝咯!相信WK因為有你而更加精彩!

回復樓主 親!! 現在是後半夜!妳失眠啦?餓啦?通宵加班?還是想WK啦?

 分享同時學會感恩,一句感謝的話語,就是最大的支持!  歡迎交流討論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c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,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、立場及版權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 由於本論壇受到「即時上載言論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,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「真實性、立場及版權」等問題,請聯絡我們:[email protected]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(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)| SiteMap[網站地圖]

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